天博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艺术性”,艺术性是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以及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完美的程度。摄影起源于绘画,在最初的几十年里,摄影创作主要是仿效绘画的经验,整个艺术摄影的历史,实际上是那些模仿绘画的摄影家在试图证明摄影也能够创作出像绘画那样的作品来。然而,在这一阶段,摄影并没有得到承认,人们普遍认为:利用物理和化学手段制作出来的照片,并不能称为艺术,只有通过手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能称为是艺术,所以许多摄影家在制作照片的时候,特别注重摄影画面的画意效果,把一张张照片制作的虚无缥缈,其实质是借助于摄影手段进行的一种绘画创作。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纯影派摄影的出现才让人们的观念产生了改变,纯影派摄影提出“只有通过纯粹的真,才能得到完美的美”,通过他们的图片让人们发现原来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摄影艺术是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构成自己的造型语言,摄影家正是借助这些语言来构筑摄影艺术的美。影调、线条、色彩和光线这些摄影艺术语言,其特殊的审美作用,首先表现于它们独自或共同赋予人们形式感、形式美感。纯影派摄影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摄影的美学价值。
所谓的纪实摄影,就是指真实地记录现实的摄影类型,摄影术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具有记实的特性,其技术特点就是借助光学的特性逼真地再现现实事物的影像,因此,记实性可以说是摄影的天然的属性。在拍摄此类摄影的过程中,需要摄影人带着职业作风、甚至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行创作,因此纪实摄影是需要良知和勇气的。摄影确切纪实地再现现实生活的能力乃是它的一个根本长处,在其发展的早期,这一根本长处并没有得到评论家.甚至是摄影家自身的正确评价。事实上,只有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社会上需要一些形象性的报道、各种画报得到蓬勃发展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摄影纪录真实生活的能力。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摄影从此有了它独特的特征: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和系统性。因此纪实摄影不同于艺术摄影,它的价值不在于照片所给人的直观感受,而是取决于照片自身的信息价值,用事实说话,照片所讲述的内容胜于千言万语。纪实摄影一般包括图片故事、图片系列、图片短评等类别,图片故事一般指对某人,某事件进行具体的描绘,注重情节和连续性。图片系列是指相同的主题,相互关连的成组照片,静态纪实,没有时间的限制和变化。图片短评指对某事、某群体的认识,每幅作品具有独立性,有评论,无互相承接关系。
新闻摄影概念的两个层次含义:广义上它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用照相机拍摄照片,用摄影机拍摄新闻纪录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电视来报道新闻这三大类。狭义新闻摄影则专指以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我国老一代行文摄影家蒋齐生认为利用摄影技术,用画面形成天博,在新闻现场对新闻进行形象的传真天博、纪实(或对新闻进行形象纪实)就是新闻摄影的特性,也就是新闻摄影的定义。1999年,中国新闻摄影协会在组织在编写《新闻摄影学概论》一书时给出一个定义: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因此,新闻摄影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的媒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摄影本身或者事件本身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因此它又有别于纪实摄影。
艺术摄影作品只有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进行拍摄和诊释才能够体现出其具有的艺术价值。艺术摄影虽然没有固定的方法、技巧,但是需要以一定的摄影技术为依托,不能盲目地乱拍照片。将摄影技术的创新与艺术审美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富有生命力的摄影作品。
艺术摄影体现出的是摄影师对于事物、影像的认识和情感表达,在一定程度土受到摄影师的审美品位、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影响。在艺术摄影中,摄影师通过运用调整焦距、取景框架、序列性等摄影技术,为人们呈现出图像化的审美,并在摄影创作过程中不断地融入自身的思想和情感,使艺术摄影更具多样性。
摄影技术通过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实现艺术摄影所追求的艺术效果,从而让摄影技术与艺术有效地结合起来。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艺术创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色彩、明暗、光感等效果越来越精细、丰富。艺术摄影需要较高的摄影技术才能够更好地表现艺术美,摄影师只有不断地创新和提高摄影技术,才能够拍摄出更好的艺术摄影作品。
在艺术摄影中,摄影技术是十分重要的,要增强艺术摄影的效果,需要从构图、用光、影调以及气氛表达等几个方面进行烘托。
构图技术是摄影技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图就是明确拍摄画面的主次结构,确定主体和客体,对画面的位置关系进行处理。构图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处理好主体与其他客体之间的画面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产生喧宾夺主的效果,使得摄影作品原本要表达的思想被篡改。如,在拍摄人物时,应明确画面拍摄的主体,对其余客体进行虚化处理,更加凸显画面中主体人物的情感表达,使摄影作品更加完美。构图的形式主要有九宫格、三角构图等,摄影师根据不同的拍摄主体选择合适的构图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九宫格构图适用于拍摄比较舒缓的自然风景作品。在拍摄作品时,最直接的构图方法就是将拍摄的主体置于黄金分割点处,能够使画面中各主体、客体的分布更加均衡、美观。不同的构图方法所表现出的情感、意境也不相同,摄影师需要根据实际拍摄的事物进行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构图形式,并在此基础土进行艺术创新,拍摄出各具特色的摄影作品。
用光技术也是摄影技术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不同的色彩和光线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意境,光的明暗度、方向以及光源对摄影作品的影响是很大的,光线的合理使用是摄影的灵魂所在,能够将拍摄的画面更完美地表现出来。光线主要有正面光、逆光、侧光、顶光、脚光等,摄影师根据拍摄作品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光线,从而更好地突出摄影作品的艺术效果。人物的拍摄主要使用的是正面光,而事物的拍摄主要使用侧面光。如,在《女兵的照片》画面中,侧面光的方向垂直于相机摄轴的方向,能够起到加强被拍摄对象的质感和立体感的作用。
影调是拍摄照片的基调,是对拍摄物体的结构、颜色、光线等效果进行客观的再现,是摄影师运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结果。在拍摄过程中,拍摄的光线、角度、取景等都直接影响着影调的形成,不同的影调明暗能够使艺术摄影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更加突出。根据影调明暗的不同,可以将影调分为亮、暗及中间调;根据反差,影调可以分为硬、软、中间调等。在黑白摄影中,影调的对比主要是黑、白、灰,白色较多则为亮调,黑、灰色较多则为暗调。亮调会给人以明亮、清新之感,而暗调则给人以端庄、肃穆之感。对于彩色摄影来说,浅色较多为亮调,深色较多为暗调。摄影师在拍摄作品时,应将作品的结构、色彩、光线等结合起来,利用影调技术,使摄影作品更加生动、富有活力。
气氛表达就是在摄影作品中表现出情调和氛围,从而表达出摄影作品的意境。不同的气氛表达技术所烘托出的意境也不同。这种气氛的表现有时依靠事物本身,如山间幽静的小溪给人一种安详静谧的感觉,而飞流直下的瀑布则给人一种气势恢宏之感;有时依靠色彩、光线等视觉元素,如通过水面光的反射,形成一种五彩缤纷的景象。
1.光在摄影艺术中的效应造型用光是电影摄影艺术的核心和灵魂。没有造型用光的渲染和烘托,电影摄影艺术的效果就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光线可以构造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使物体呈现出鲜活的立体感,细致刻画物体的微妙变化。光在摄影艺术中的视觉效应可以通过调节画面明暗配置,构造视觉反差,突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丰富剧情表达。对于摄影家来说,创新光在电影摄影艺术中的应用,就如同艺术家描绘精彩的书画作品,通过对造型用光规律的摸索和光线特征的把握,充分传达造型用光的视觉语言。
2.光对摄影艺术造型的表现力造型用光是构造影视画面层次感、立体感,并形成视觉冲击力,增强画面层次效果表现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电影艺术创作中光线方向与太阳照射物体方向的差异性,可以从顺光、侧光、逆光等三个不同采光方向探索造型用光对摄影艺术的表现力。这几种光的组合和演变,使作品呈现了各具形态的艺术效果。如顺光以物体受光面的均衡多层次、多维度地再现物体的质感和艺术效果。侧光表现出鲜明的反差、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空间立体感和层次感比较强。逆光侧重于对空间深度和环境气氛的烘托,偏向于对物体轮廓的勾画。
3.光对色彩还原的要素光在色彩传达中的再现与还原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彩色世界。根据造型用光的特点,可以将光对色彩还原的要求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光的属性特征。不同的光在影像效果和色彩表达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如自然光和人工灯光的区别,成像效果也截然不同。从光的来源方向来看,直射光和散射光在影像摄影过程中的造型效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直射光无论是线条还是影调都比不上散射光柔和;顺光与逆光的差异,顺光拍摄物体光线较为均匀,但缺乏相应的空间纵深感和画面质感。逆光曝光不充分,但在特殊的摄影场合,这种摄影手法反而更能表达摄影效果。从造型用光的光线强弱来看,强光有利于烘托画面的层次感,制造出绚丽的画面,弱光摄影往往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
造型用光在影视创作中有着特殊而又关键的作用。光源在被拍摄物体的外观、立体空间、彩色构成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运用。因此,在拍摄过程中应通过光线调节和搭配,尽量呈现出被拍摄物体的艺术性和视觉美感,巧妙运用不同性质的光线,合理搭配自然光和人工光,深度融合到画面的意像中。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要智慧与技巧并存,巧妙构思,灵活运用,把握好造型用光的影像效应与“光感”,结合被摄物的影像特征,调和好画面气氛,增强被摄物的空间深度感和画面层次感,灵活运用大自然赋予的丰富自然光彩。造型用光的完美技术处理,既要求摄影师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和一定的专业水平,又要求他们能够发挥创意,创新造型用光在摄影创作中的巧妙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艺术造型效果。影视创作因为有造型用光的灵活运用,才会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摄影作品中传递的思想观念和情感认识,体会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为了渲染影视作品中这一主题的表达,就需要确定好光线方位、光线强度、光线性质等综合效果的处理。当作品中的光线、色彩等达到一定比例时,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宛若仙境而又难以言表的视觉美感。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一般都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创作理念。
加大造型用光技术处理在电影摄影创作中的应用,将会推动电影摄影创作艺术的发展,并将创造出丰富多彩而富有艺术气息的作品。电影摄影创作中造型用光的艺术表现是丰富多彩的。在影视创作中拓宽造型用光的艺术表现,有助于丰富影片的故事情节并提升影片的艺术价值。如电影故事情节中合理运用光线可以使画面的内涵和意义表达更充分,更能渲染出故事情节和环境气氛。人物形象的刻画中巧妙运用造型用光技术,可以充分传达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挚的情感表达,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造型用光在摄影创作中的运用也可以做为重要的情节因素,通过造型用光的动态展现和运动韵律营造出或紧张、或欢快、或恐惧的环境气氛,进面渲染故事背景,丰富故事情节。造型用光还可以提升人们的艺术审美效果,影视创作中摄影师引导被摄者调整姿态或笑容,或创造性地运用光线,让观众产生美的享受,阐释艺术美的主观认识。
1.将电影摄影艺术视觉节奏与造型用光有效结合电影摄影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能够超越地域、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电影摄影艺术在构思、用光、色彩等方面的改进和提升,有助于增强画面的视觉语言,产生足够的视觉冲击力,让欣赏者产生实实在在美的享受。而光是调节摄影画面效果的调和剂,将造型用光与取景构图、画面处理、题材创新等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出或精彩绚丽,或动感有力,或意境十足的美丽画面。有人将造型用光看作是摄影艺术的生命,事实确实是如此。造型用光可以渲染出影视作品的画面气氛,突出画面的质感并不断提升画面的艺术造型水平。真正的摄影师都是善于全天候运用造型用光的集大成者,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总能够在复杂的光线环境中创造出优秀的摄影作品。将电影摄影艺术视觉节奏与造型用光的有效结合,还要注重画面的影调与色彩之美,通过调节画面中明与暗的布局比例以及色彩的搭配,产生或具有强烈对比度,或柔和平缓的影调变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将造型用光与电影摄影艺术视觉节奏结合起来,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维度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从而使艺术作品富有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2.创新造型用光技术,增强电影摄影的艺术性影视作品中造型用光的呈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空间位置等都会对摄影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为创新造型用光技术提供了可能。电影摄影中造型用光的应用和创新,不仅关系到影视画面的效果,而且关系到整个影视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达。如在塑造一个冒险者从黑暗的山洞中穿梭而过时,由外到里,由浅由深,由明到暗等,冒险家的身影由清晰变模糊,欣赏者或观众的整个身心随着画面的上动态光线变化而变化,神经也开始逐渐绷紧。这种环境气氛的渲染,画面立体感和层次感的呈现、人物形象的塑造等都高度依赖造型用光并成为影响整个影视画面效果的核心要素。如果对造型用光技术加以创新和改进,就可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难以言表而又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优秀作品。
摘要:纵观当代国际摄影奖,不难发现国际摄影赛事大多以新闻摄影为题材,,而艺术摄影比赛实际并不如新闻摄影比赛显眼。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两者是都以摄影方式为表现手段的视觉评价,这种共同的表现方式构成了二者的共性,然而从本质特性来看,两者却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对这些特性的模糊认识,出现了新闻摄影艺术化的倾向以及纪实性摄影被认作新闻摄影的误区。究竟艺术美是如何从新闻摄影中表现出来的,艺术摄影又是如何体现摄影的纪实性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由于摄影科技的客观性,它能真实的展现社会客观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展现其价值,因此,摄影成为了新闻传播中最可依赖的对象。作为新闻报道的衍生物,新闻摄影的宗旨是为报道事实服务。中国的新闻摄影一开始就经过了从宣传摄影到报道摄影的沿革,自中国新闻机构的摄影部成立以来,报纸编辑就将照片作为新闻报道的辅助手段,以期更加真实、完整、生动的新闻报道和政治宣传。以荷赛奖为例,荷赛奖每年的获奖照片基本涵盖了本年度所有新闻大事件,以战争天博、灾难为典型,正如有学者所认同的,“新闻摄影是用照片说话,用照片来告诉读者事实”。
艺术摄影则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尽管可以起到反应现实的作用,它的主要目的却不是展现现实。与大多数艺术形式一样,艺术摄影是将更多的主观因素,包括个人情感、经历,思维方式、个人对世间诸项的理解和感悟等参入对现实的理解,形成一次新的创造和视觉展现,或宣泄情感,或抒发见解。正如刘立宾所说的“内容美与形式美俱佳的作品是艺苑中的珍珠,绝妙千古,更多的作品或以内容美来感染读者,或以形式美来征服观众。”对于艺术摄影家来说,他只是审美主体,不为宣传,不为集团或组织的利益创造,回归于摄影、艺术。因此艺术摄影的对象也比新闻摄影广的多,除了具有视觉冲突的新闻事件,平常的非新闻事件也可以经过摄影者主体的思维锤炼成为拍摄对象。
索尼世界摄影奖(SWPA)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奖项之一,由索尼赞助主办。与国际大型的新闻摄影奖不同,索尼新闻摄影奖涵盖的面相当广泛,从人文主义、写实主义摄影到自然风光摄影,几乎所有的题材、流派均有涉猎,获奖组别也分为青年组和公开组,近期展现在大众面前的照片如“蝴蝶与小女孩”,万千只蝴蝶围绕在小女孩身旁,仿佛油画般绚丽,无论意欲如何多义解读,让人感到的却是艺术的纯粹。
由于新闻的突发性和及时性,新闻摄影以记录新闻事件为目标,这就决定了其拍摄前反应速度和摄影对象的有限性,拍摄过程兼具复杂性,挑战性。如2007年以22万元人民币成交的摄影名作《温斯顿·丘吉尔》就是摄影家卡什绞尽脑汁,“智勇双全”的结果。优秀的新闻图片能在瞬间反应新闻的本质和剧烈的冲突,给人以视觉的震撼。经典照片第三届荷赛奖突发新闻系列一等奖《“挑战者”号爆炸》抓取了“挑战者号”爆炸的瞬间,其中一位宇航员的四个家人在地面观看的表情:妹妹首先发现了端倪,悲痛至极,父亲还沉浸在孩子为国争光的自豪之情中,母亲忧虑的看着升空的“挑战者号”,一旁的弟弟乐呵呵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一秒中内的表情被摄影者瞬间抓住,她没有选择挑战者号为对象,而是将地下的亲人生动、真实的反应出来。
可以看出,大多数新闻摄影充满视觉震撼,或大悲或大喜,多惊险少平和,反应的是摄影对象的情感、状态。而摄影师在其中只充当了传递者和呈现者的角色,以带给读者的视觉震撼和心灵激荡为主要基调,并伴随着显著的社会效果。
艺术摄影的视觉效果则更为多元化。由于摄影对象的结构性和欣赏主体的理解区别,艺术摄影带给读者的审美取向各不相同。或感动、或沉思、或惊叹、或恐惧……没有准确的情感指向,因为摄影对象的呈现效果是经过了主体的思维过程和创造设想,这一切不一定能完全的还原给受众。与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荷赛奖注重新闻摄影的特质不同,索尼摄影奖包含了大量自然生态图片。
它似乎没有那么尖锐,它不以灾难性新闻为主,不以极具冲突的新闻事件为背景,不用太多的丑表现否定,不审视不批判,直接的,多元的向民众展现摄影的艺术美。除了对自然的关注,索尼摄影奖并不匮乏对现实性题材的关注,以一种纪实的角度展现世界的美。较为典型的有印度作品《朋友》,照片中的四个孩子趴在窗户上喂一只黑色山羊。乳白色的墙壁作背景,黑色的山羊和孩子鲜艳的衣着让画面对比度强烈,却呈现出一种温和的色彩,也许其中具有批判意义,但是,让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美、纯真,人与动物的和谐。而这,正是摄影原始追求的东西。
两者都是通过摄影的方式,即再现对象的方式传播客观对象或作者思维。无论新闻摄影或艺术摄影,两者都通过镜头表达语言,传递思想,因此,镜头或摄影技术是两者生存的先天条件。在当下这个读图时代,图像已经无法被文字取代,正如网络流行语“有图有真相”。最能够表达客观现实的摄影技术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传播方式被人们青睐。
有学者认为艺术摄影才是表达主体能动性的体现,新闻摄影主体所做的只是忠实的记录身边所发生的,主观因素较少。实际上,从摄影这个宏观的概念上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再现(再现对象)到主观(艺术家的眼睛、大脑)再到客观(艺术形象)的转化方式。[1]”这种方式被称为“主观转化方式”。只是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所不同的是主体能动的阶段不同。新闻摄影主体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其创作欲望和创作对象上,新闻摄影重选择。而艺术摄影则体现在从创作到呈现的整个过程,包括创作欲望、灵感、表现技巧,加工手段等等,艺术摄影重创造。读者对于新闻照片的需求只在于探究新闻事实的原委,相应的,摄影师的主题意识体现在事实的抓取即对象的选择上,往往无暇顾及其表现技巧和加工手段等。而艺术摄影家的主体能动性则更加完整和全面,它关乎艺术的创造和艺术价值的大小。
自从第52届荷赛奖将李洁军的照片《复制战争》评为荷赛肖像类组照三等奖,就引起了一系列关于荷赛奖评定权威性的争论,有很多摄影爱好者乃至专家认为《复制战争》的获奖难以服众,至少从内容上讲究不符合关于肖像题材的解释。《复制战争》将“历史”与“艺术”结合,通过“战场”、“士兵”“军火库”“战场评估”四部分,以“复制”的形式重现了《战斗在古长城》、《诺曼底登陆》、《美国国旗插上硫磺岛》等战争场面。也因此“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被众多人士拿来批评荷赛奖的“堕落”。所谓新闻摄影的艺术化,是指近年来呈现出的由于PS技术、受众审美素养、大众传媒发展而产生的新闻摄影在艺术创作、表现手法、社会反响等方面的艺术倾向。在笔者看来,《复制战争》则是新闻摄影在拍摄题材方面的艺术化的代表。它虽然不能直接的体现新闻的相关事实,然而从其背后可看出的是荷赛奖新闻摄影的评判标准对历史事件和生命的尊重。从这个层面上讲天博,新闻摄影背后的纪实性,也就是针对现实的批判,在当代环境下也被认为是新闻摄影的深层内涵。我们无法因此而批判荷赛评审委员会的误判,因为如果将定义和规则硬性套给优秀作品,未免将艺术流于僵化。这幅新闻摄影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正是荷赛评委会所歌颂的,正如学者刘智所说“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理应是新闻文化现象,且属于新闻文化深层结构的内容,是社会大系统文化(主要是人文精神)作用于新闻工作者的结果”这样看来,荷赛奖与新闻的宗旨也并没有背离[2]。
对于新闻摄影艺术化,我们可以两面的看待其不可避免的趋势。一方面,运用创新的构图和思维方法,使得照片给人新的视觉享受并不为过。但另一方面,若由于过度追求艺术化而使得新闻摄影应有的真实性、时效性丧失就不免本末倒置了。正如新时代下的PS技术,适当的(在不改变新闻事实和引起歧义、误解的情况下)运用能满足各方的需求,若将PS技术不合时宜的移花接木,则有悖于新闻摄影宗旨甚至背离于职业操守。
任何摄影都不能排除其现实性。无论是新闻摄影还是艺术摄影,它们的直接摄取元素都是现实中的单个或整体物象。法国摄影家布列松曾提出概念“决定性瞬间”,它来源于法国大主教所说的话“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个决定性的瞬间”其实,我们不仅可以把这种决定性的瞬间理解为事件发展的决定性瞬间,更可以将其理解为视觉感受的决定性瞬间,即受众所获得的巅峰视觉状态。它能够带领人从生活走向艺术,而纪实摄影的魅力就在于通过摄影家之手将对生活的理解、感受间接的传达给受众,带领受众走过从生活到艺术的桥梁。笔者更愿意把其“决定性瞬间”理解为这一过渡的决定性瞬间,因为艺术摄影多以静态物象为题材,所以物象的变化或巅峰状态往往难以直接表现,需要借助人类的思维参与才能完场这一转化。
我们在研究个人风格时,一方面,我们看到他的风格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另方面,又看到他的风格的基本特征的稳定性。从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来看,风景,花鸟,人像,特别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形象,显然有别,但从其基本特征的稳定性来看,“简洁、明朗、生动、有力”这八个字,却确实能够概括说明摄影家的作品,特别是摄影家成熟期的全部作品的共同特点。
在摄影艺术思想上明确了“尤需要阳刚的美”以后,便在自己的创作活动中实践美来自生活的唯物主义美学原理。思想上、理论上,是否是明确的自觉的,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他是这样做了。在拍摄社会生活中的劳动者形象时,要求:第一,要像;第二,要表明对象的特点;第三,要抓住对象的神态。这也就是说,要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对象的本来面目。而要做到这些,主张不加粉饰地,在对象自己生活的环境中、抓拍或对象的本来面目。在摄影美学上同那些主张用摆布手法,追求形式美的人,是他道扬镳的。对化装涂脂粉和口红,摆出各种娇柔造作妞妮姿态的妇女,“最反感”,认为这些人“像纸糊的人似的,给人以虚假和没有灵魂的感觉”,这类人,“根本不合艺术的条件”,不能成为摄影创作的对象。相反,农村里或城市街头的劳动者,虽然衣裳比较破旧,但却有自然天真的本色,合乎所认为的艺术的真善美的要求。但是,这些“朴素可爱”的人,却常常害怕照相机,因此,要真实地反映作者“所看见的真实景象”,就必须在他们劳动的自然环境中,出其不意地拍摄,只有用这样的技法,拍出来的照片,才可能真实动人,富有对象本身的神采。有时,对象已经发觉了你为他照相,而且同意你为他照相,这时,为了求得自然生动,就要求对象与别人谈话,然后拍摄其活的形象。
在拍摄反映社会生活的劳动者形象中,要熟练地使用相机,并积累丰富的不干涉对象、拍摄动态的创作经验。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注意发挥摄影艺术本身的特点。摄影艺术的不可旁代的优点与活力就是:它能把生活景象和人们思想感情变化中某种典型的瞬间,按其原样,作真实而生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其确切和迅速的程度,超过了熟练的画家的眼睛。人的眼睛,只能把握十五分之一秒的动态,而且不能同时把握与这一动态相联系的有关景象,而照相机的镜头,却不仅可以把握到125分之一秒的动态,且可以同时纪录这个动态的全貌。但是,照相机的能力,必须经过摄影家的眼、脑、手的联合运用,才能发挥效力。所以摄影家必须善于形象观察和形象思维,必须眼明而手快。眼明,就是在“凝神注视”对象的形象变化中,善于作“事先的判断”,判断从怎样的角度去把握对象“最好的动态”、亦即“一个动作从头到尾发展过程中的最高点、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一点”,在什么时候出现;手快,就是善于根据上述的判断,用熟练的摄影技术(包括相机焦距和光圈快门的事先调整及景深的预定)和摄影技巧(包括构图安排及光线的运用)把对象的典型瞬间形象拍摄下来。在摄取动态中,强调“要摄住那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一刹那,而构图也要有完整性。动态照片,如果不能达到以上的要求,就不能表现出被摄物的精彩场面,使人动心醒目。”
有人以为,似乎“构图不完整”就是抓拍动态照片的不治之症或特征;这其实是不正确的。要求把“最好的动态”放在完整的构图中,否则,照片就不“精彩”,就不能使人动心醒目。问题是,在时间短促,没有充分考虑的余地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动态照片的构图呢?方法是:动态如果只有一个机会,那么拍摄的角度和位置等问题,事先都要准备好,脑子里要事先有一个大致的构图,然后根据经验判断,选择最好的摄影时机。这里所谓“脑子里事先的大致构图”,是要摄影家按快门以前,要很好地选择角度和位置,在按快门时,注意在画面里把主体及其动态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把副体与主体的关系处理好,要副体做主体的陪衬、烘托,而不是喧宾夺主。注意正确的曝光及运用景深,以求得适当的色调和层次等等,而绝不是要用这个“事先的大致构图”去框套现实,去摆布对象。这个“事先的大致构图”只是给自己作形象观察和掌握拍摄时机一个参考,一个选择的准备。动态摄影,特别是人的动态摄影,是不可能用摆布手法达到目的的,硬要摆布,就会或者得到一些装模作样的表态,或者得到一些死相,而根本无所谓自然天真的动态和真情实感的。因此,强调想拍好动态,除经常对各种动体加以观察和研究外,在拍照技术上,平常必须多下功夫锻炼,把基本功练好。根据实践经验,尤其是用目测方法来定距离,在拍摄动体上更为有用。因为对于距离不断改变着的动体,我们无法依靠自动测距和反光调焦,只有用目测来预定距离才最为可靠,拍动态不要怕失败,一次不行,再次练习,一而再,再而三地练习下去,必须把眼睛和手练得十分纯熟和准确,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这样,在遇到比较难拍的动态时,才不致把它丢掉。我以前拍了很长时期的照片,脑子里简直可以说没有过“组织”或“摆布”的概念,就是由于我已经习惯于在自然动作的过程中选择时机,来摄取动态的原故。显然,这些经验,对于我们的摄影记者同志们,是十分宝贵和有价值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拍摄反映社会生活的劳动者形象的创作活动中,不仅在选择主题和选择题材问题上超出同时代的“美术摄影”家,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而且在如何处理即如何拍摄这些题材上,也根本抛弃了摄影绘画主义化装表演摆布拍摄的虚伪传统,而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在对象的自然环境中,按自己的眼睛所见,拍摄对象的最有代表性的瞬间形象。
正是由于这种摄影现实主义,正是由于直接面向社会,直接从社会的基层劳动者的生活中找“美”找“力”,所以不仅在摄影创作上发挥“出众脱俗”的独创性,而且为时代留下具有一定社会历史意义的、反映社会一定的生活概貌的好照片。无疑对那些沉迷于唯美主义和、主张“阴柔的美”的摄影家,是一种严肃的批评,对那些终日在“闺秀”“名媛”“裸女”身边团团打转的“公子哥儿”和“风头主义”摄影家,则是一种严厉的揭露和抨击。
从本质上来看,摄影艺术的创作过程是艺术家个人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设想的物化过程,是摄影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审美过程,在意识形态中的体现具体如下。
1.超前的思想意识。摄影美学主要是研究客体的内在属性,从哲理上把握其美学特征,再通过一定的手法将其物象化,换言之,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作者感性思想到理性的飞跃产物。因此,摄影者思想意识的超前体现直接决定了作品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摄影艺术家要根据自身的文化修养、才情,以超前的思想意识用审美观念、审美标准以及审美能力对客体进行大胆的想象,创造新观念、新形式的摄影作品。
2.客观事实与主观意识的融合。不难发现,摄影艺术家们选择的创作对象以人、物、景居多,而这些客体事物所呈现的状态也各不相同,摄影艺术家的工作就是凸显出他们的特征与差异。美国著名的现代摄影家N.西福曾说过,摄影者在拍摄之前就应当先将拍摄客体在脑海正进行预审美规范,进行构思,然后将个人构思与客观事实互相融合,最终创作出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摄影艺术作品。
3.意识形态发展的启示。艺术是意识形态的内容反映,而意识形态则是艺术活动规律的体现,两者互为体现,互相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摄影艺术中影响的表达方式也在不断提升精炼,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识。由于摄影技术的进步,以及艺术领域的拓展,涌现出大批具有社会性的摄影作品,促进了现代艺术的进步。艺术家们通常会根据自身对生活的领悟来创作艺术作品,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既体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也影响了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
1.虚实:摄影艺术中经常会使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来处理空间层次感,通过清晰与模糊的对比,使得想要突出的物体更加鲜明,而虚化处理的部分也会显得更加美妙。
2.疏密:摄影师在处理画面时,采用有疏有密的结构排列,能够充分刺激人的视网膜,形成视觉冲击,使其享受到画面的美感。
3.布白:摄影者在布置画面时,除了要考虑实体,还应当留有一定的空白部分,这些空白部分可以是天空、水面、草原或土地等景物,通过摄影手段,使其失去原有的形象,变成单一色调的背景,衬托出其他的实体对象。
4.比例:摄影艺术中常使用井字构图,这种基于黄金比例划分画面布局的方法往往能够让作品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摄影师与一般人相比,应当具备能够及时洞察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锐目光,把常人容易忽略的角度,通过摄影手段处理成审美的主体。如果仅仅靠眼睛去摄影,单纯地去重复拷贝自然事物,是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的,摄影师应当把自己看作一个创作者,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寻找素材,只有这样才能在摄影创作的路上长久发展。
摄影师如果能够用心去观察生活,会产生一种悸动的感觉,在决定按下快门的瞬间,镜头记录下的不仅仅是客观事物,还有摄影师当时内心的感动,而这种情感是可以透过作品传递给观众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心眼。一般来说,决定性的瞬间由以下几点因素组成:摄影师的直觉、对构图的详熟认知、艺术修养、个人情感、熟练的操作技能、拍摄主体的配合等等,一个好的决定瞬间,即便是最平凡的场景事物,也能够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
总的来说,摄影艺术中的美学不仅满足了人们视觉和信息的需求,还给人们带来了审美享受。人们在欣赏摄影作品时,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美的意识去衡量,因此,将摄影艺术纳入美学领域来进行研究,实际上是体现了人们对摄影艺术的审美追求。
[1]钟丽.浅议光是摄影艺术的魂灵[J].美与时代(上),2016(04).
[2]邵云飞,徐亚婷.论摄影艺术及其体裁[J].知音励志,2016(03).
[3]陆峰.摄影艺术的表现语言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4(04).
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环境已经被各种各样的信息覆盖,有文字、声音、视听、音乐、图片等等,在科技与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里,变化无处不有,无处不在,传统的艺术形式形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一些艺术种类与时俱进,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科技元素,兼容并蓄,蜕变成具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形态,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艺术作品。
摄影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在艺术世界的王国里,它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摄影具有科学性以及艺术性,也就是说摄影首先依赖的是科学技术(摄影设备),进行拍摄,但是,所拍摄的内容则具有提炼生活表象的艺术(创意创新)作品。摄影艺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是凭借图片内容给人以欣赏的艺术。它与绘画有相似之处而又不等同于绘画,摄影与绘画的区别在于作品的表现和反映的内容不同。画家根据生活现实景致作为参考依据,加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可以自由地发挥和改变,所创作出的作品一定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融入画家的主观意识的艺术作品。摄影则不同,摄影必须是客观地反映现实,再现事实,这就是摄影的基本特征。但这也不是说摄影作品中就没有艺术性了,相反,摄影作品的优劣取决与摄影师的技术水平,艺术修养和高超的观察能力。一幅摄影作品,拍摄的角度选择,光影效果的选择,瞬间的把握,聚焦的控制等等因素决定于这幅作品的艺术水准。所以说,摄影具有技术性和艺术性的融会贯通。现实的景物被摄影只是它所给予人们的是视觉的再现事实,而艺术摄影是一种表现生活、超越生活的表现形式,是以主体意识把摄影作为一种艺术手段进行创作,以抒发个体的感情,表达个体对生活的感受,并把自己的观念和艺术风格融入作品当中。摄影不是对生活原貌的简单复制,而是把自己的思想和对艺术的理解融入摄影作品之中,所以,摄影就不单单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艺术创作,这种技术和艺术的相互融合统一,就是艺术作品的最终完美体现。摄影艺术关键之处在于“创意”。有人说,创意是摄影的灵魂。这句话在我的艺术实践中感触颇深,在以往的摄影经历过程中,每一次无不被摄影作品的单调、重复、呆板和陈旧所困扰。要想创新和出新必须在摄影作品中有一个好的创意,要有一个好的主题、好的构思,好的角度,来表现摄影的内在含义,给人以耳目一新,别开生面的感觉,进而体会作品所表达内容的感受,潜移默化地传达作品的寓意所在。创意至关重要,创意也包含了创新,二者缺一不可。
如何能够把自己的摄影作品脱颖而出,引起人们的关注,我想就是在创意和创新上下功夫。1.要突出摄影作品的主题,首先立意要深,摄影创意要注重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应用。创意就是开拓和创新,摄影的创意一定要做到:“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思想内涵。所构思的摄影作品标新立异,独出心裁。这样才能达到立意深刻,创意独特,与众不同。2.摄影的画面要创新,一幅好的摄影作品要达到以下几个要素:吸引力、冲击力、震撼力,摄影作品的构图设计一定要出其不意,让人们意想不到,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样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创新表现形式,手法新颖,别具一格。摄影是一门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在每一幅摄影作品中都离不开这两点,在摄影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技术手段,掌握最先进的科技技术,利用角度的选择,光影效果处理,画面的取舍,突出的景致或人物,瞬间的拍摄,这一切都要靠技术手段完成。做好这一切是摄影作品的一部分。当摄影作品呈现时,人们在欣赏作品的画面美丽精致之余,要揣摩摄影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审美。也会在作品中发现摄影师的艺术个性、审美取向、思想内涵等等。
综上所述,创意是摄影作品的灵魂,创新是摄影作品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只有通过二者的结合融会贯通地体现在摄影作品中,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所谓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如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摄影又称为照相,即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得感光介质被曝光的过程(李振营,李慧欣,2009)。摄影自产生以来,便对人类观察世界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摄影的产生,很多我们无法亲眼目睹的丰富多彩的视觉世界,借助于摄影图像而呈现到我们面前,摄影可以说是人类眼睛的一种延伸(朱婷婷,2010)。摄影图像作为一种关乎人类视觉记忆的媒介,它不仅承载着大量的时代信息;而且,它正在被众多当代艺术家们认同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艺术媒介,从而广泛地参与到当代艺术创作实践当中。此外,摄影对人类交往的方式也产生了影响和改变。
长期以来,对于摄影是否属于艺术一直争议不断。直到1889年英国人艾默森发表了《自然主义摄影》后,笼罩摄影五十多年的西方画意主义影响逐渐驱散。由此,摄影因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表现手法,而成为艺术家们表达内心情感世界的特殊艺术形式。今天,对于“摄影是否属于一种艺术表达方式”的争论已经成为历史,摄影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视觉语言而存在(周岚,2007;孙宇龙,2008)。
作为视觉语言存在的摄影,其对图像的创造性要求更高;摄影师借助图像达到表达其主观意志的表现。在符号学中图像的所有元素都具有表达意义的特指功能,无论这些视觉元素是刻意或是无意地出现在图像中。摄影的“符号学”体系帮助摄影师和观看者在拍摄、阅读及理解摄影作品所有视觉元素所体现出来的表面含义和内在含义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过程就像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周岚,2007)。对于我们来说一个成功的摄影作品,应该不仅仅只是一次摄影的记录,或者必须依赖文字的阐述和解读才能让观者明确它的观念所在(蔡世翟,2009),而是要求图像自身所有视觉元素的内在含义可以通过其表面含义最有效地呈现出来,引起人们的反省和深思。一幅摄影作品的内涵更多地取决于摄影师对世界和事物的理解,理解越深,洞察力越强,作品就越深刻。这种用摄影行为传递摄影师主客观感受的方法,是对视觉语言边界不断捶打的尝试;通过这种尝试能给观者带来另一种视觉经验(周婷,2006)。“一张可以重新拍得的照片,就不是好照片”,不论摄影风格如何变化和发展,人们总是希望那些触动心灵深处的作品具有“真实感”,这种现象是传统摄影的纪实本质“遗传”的。在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图像、时间与摄影者的思想便凝固在一起了。
自20世纪以来,摄影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现实简单的模仿再现;而是大胆地与各种先锋艺术一起,去探索不可见之物和不可能经验的表现(石宏伟,2009)。由此,摄影的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多维空间;视觉艺术的表现空间从静态的现象,转向了人类经验世界的幽深之处(王笠,2009)。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早期,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的出现和发展对摄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关于“世界和生活本身就是艺术”的方向指引下,摄影师们不再将注意力集中于艺术有形的体现,而是开始转变到艺术的“观念”上;并针对“艺术”的概念进行思考与突破,并期望在与观众的思想接触中获得意义。摄影师不再单纯于追求摄影操作的技能,而是希望通过摄影作品能够引起人们对现有文化的关注与反思。现代主义时期的摄影家在照片上自由运用移位、变形、拼贴、叠印、复制的手法进行创作。甚至有些后现代手法表现观念的摄影家们,不再到现实中寻找摄影素材,而是将从现实生活中摄取照片的“照相”(take)演变为创造自己心目中影像的“造相”(make),即闭门造车(周婷,2006)。
在后现代主义的摄影家看来,“照片是最完美的绘画”,摄影和美术之间是没有明确的界限。后现代主义摄影家既不像纪实摄影家那样用生活自身说话,也不像现代主义摄影家那样超脱现实。后现代主义摄影家不考虑画面影象与生活场景的对应关系,对自已的摄影作品所诠析解读绝对是个人的;其主题常常是隐晦的、象征性和比附性的,表意晦涩曲折(张功平,2014)。
马丁・帕尔(Martin Parr)曾说过:“如今拍照片与使用照片的人越来越多了,如何呈现影像是摄影者面临的新问题”(孙宇龙,2008)。作为艺术表达语言的摄影,在某种意义上已不是单纯的影像作品,而可能是各种艺术门类的综合,这种综合可能是摄影与绘画、雕塑、装置、行为等各种艺术媒介的结合,甚至是用数字三维做出的影像。作为当代艺术最流行的语言――摄影,其表现形式和内容不断延伸和拓展;同时,观念的更新为现代摄影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孙宇龙,2009)。
现代摄影的发展已经印证了真正优秀的摄影作品,应该是自然的、超越创作手段和技术的。现代摄影更加注重人类的内心诉求,它将视觉元素的表面含义与内在含义、主观的思想观念与客观的大千世界有机结合,并能提供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和深层次的视觉思考;并试图对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社会秩序、伦理道德和审美取向进行深入的诠释与演绎(盛春宇,2008)。
[1]李振营,李慧欣.影视专业基础知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朱婷婷.艺术与摄影的“混血儿”DD浅谈观念摄影[J].文艺生活,2010.
正如上述所说,摄影艺术的科学诉求属于摄影艺术在审美领域中独特诉求的一种,这当然是在相对的情况下,摄影艺术有着自身科学性的特点,作为摄影器材的照相机或者手机也好,本身就是科学的产物。我们一直在说这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虽然在照相机的功能上似乎不存在,也不需要做出什么具体的说明,但是我们想象一下油画创作或者抽象作品的设计上,这些都是与科学格格不入的,都是对科学排斥的,有的甚至属于后现代主义思潮中非常顽固的一个派别,他们似乎一直在不断地寻找着证据来否定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领域在艺术领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绩。但是却唯独不提摄影艺术,或者干脆承认摄影艺术与科学之间没有关系,或者关系非常的小,因为摄影的过程虽然依托于照相机这样的科学媒介,但是这个媒介对最终形成的作品没有任何实质上的问题。摄影艺术的艺术效果主要取决于景物的选择,取决于操作科学手段人的审美意识。但是,事实上,摄影艺术的效果越来越取决于手中所持的那部机器的好坏,这就直接打破了上述的观点,摄影艺术的科学诉求也就体现了出来,只要我们承认科学在摄影艺术中无可厚非的作用,就能够更加真正地体现出科学在艺术中的价值,如摄影艺术对清晰度的需求,对光线的需求,对角度的需求,对客观条件的需求等等。
摄影艺术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是特别的,都具有自身的特征和自身独特的艺术诉求,如摄影艺术对精密仪器的需求就是一种艺术诉求,这似乎于上述科学诉求是一回事,实际上是不同的,从艺术诉求的角度来说,科学成了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科学的真实感受却并不完全体现在艺术上。例如,摄影艺术中我们经常提到的镜头、像素、功能等等,这些就是摄影艺术在创造作品是的一些基本诉求,只有这些科学条件满足,才有可能抓拍到流星一闪而逝的美,才可能抓拍到我们所熟知的那些美好事物,看潮起潮落,看日升日落,星空中我们也曾不断数着的那个星座,这些都需要有高度精密的仪器来满足的我们的需要,换句话说,科学在摄影艺术中是一种基础,而这种基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对科学的基础作用需求,所以我们说,摄影艺术的诉求就是相关的科学性辅助设备或者科学性的基础材料。
总的说来,摄影艺术的审美诉求的矛盾是平衡的,这样表现在现实中既没有出现矛盾,也没有出现不同的特点,也没有出现让人觉得不舒服的地方。摄影艺术的审美诉求能够恰到好处地说明审美诉求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科学需要艺术,艺术离不开科学,我们对摄影艺术的看待应该是建立在二者的基础之上的,建立在审美之上的诉求是我们应该不断追求的。科学在不断地进步,势必会推动艺术的不断发展,而艺术展现出的想象力也是科学发展的基础,二者在不断的互相促进,不断地为对方的发展提供养料和活力,我们也许不会对摄影艺术的审美诉求产生过多的争议,但是我们会不断地思考将两者更加完美的融合之路。这就是我们在审美领域研究摄影艺术的原因,那么我们需要在摄影艺术的作品中寻找到科学的方式多一些呢?还是艺术的方式多一些的呢?也许这是一个不需要解答的问题,但是我们都清楚,在摄影艺术的审美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更深入地探讨那些科学带来的美感,虽然我们真实地获取了,但是却绝非自然的,如我们可以让流星通过摄影技术变得更明亮,更加具有流星效果,但是似乎缺少了湖畔的少年指向天空,似乎缺少了那种流星划过天空时,涉及的心情表达,这就是大家没有考虑到的审美需求,那种艺术的真谛,这也是摄影艺术最容易被找到突破口的地方。或者说被找到借口的地方,从这个方面出发,我们能够真正地确定,在摄影艺术的审美领域确实需要审美诉求,那是一种艺术的本源诉求,真正使得我们在背后所苦苦追求的审美内容。
摄影是与现实生活打交道的一种手段,一开始就显示了它大众性、生活性的文化特质,在审美领域的发展中愈来愈充分地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品格,是以最直接、最迅速、最实在的方式来表现出社会生活的“真、善、美”。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美是道德的象征”。真,是指人们的认识符合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是人们在认识领域内衡量是非的尺度。善,是指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达到预期的效果,是人们在道德领域内辨别好与坏的尺度。摄影艺术中“真、善、美”又是人们创作活动的“知、意、情”。真并不等美,但摄影艺术中的美包涵了真。真,是摄影艺术的前提,是必然的,而美却是摄影艺术中的升华。善是抽象的,是喻意和隐意的。在大自然中善是其中,有美就有善,美与善又是两者为一体的,在人们所接受的基础上都是善的特征,摄影艺术也是如此。
无论是什么样的艺术作品,其作品本身的艺术效果如何,都离不开作者本人对事物的认识,也就是对美的感受。美与不美是相互排斥的、相互衬托的。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重要领域,其中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象所呈现出来的美感,是丰富而深刻的。如:朝霞彩虹、月涌江流、奇山怪石、山间瀑布、林海松涛。自然生态环境生生不息地运动,时时创造美。怎样在快门的瞬间发现美,那就是依据每个人对美的认识的不同。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一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天博,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个人认为:当你拿起照相机的时刻,要在一瞬间表达出自己的创作灵感,它能体现出你对于美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文学修养。有了对美的认识,才能使艺术作品有情景交融的魄力。
美是物质产品、精神产品、艺术作品属性的总合。摄影艺术中的美的发现来源于色彩变幻、鲜明对比、新颖性、形式和内容的一致性等等。简单的说:“新、独、特”的手法表现事物。常言说:“拍张作品容易,拍张好的作品难”。要想使自己在创作时做到胸有成竹,就要把这种美深入生活之中,在生活之中探索发现美。
人类创造了艺术,而艺术又刻画着人的内涵,一切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任何一门艺术都是在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中提高,这是艺术的根本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在于发展,摄影也不另外。
在瞬间的创作,并非是一种偶然的闲情逸致。它是通过生活中的形象积累、艺术见识、情操素养、美学理想以及精湛技巧,在生活现场氛围中,在鲜明形象的触发下突然激发,出现了特殊的创作意境。无论是抢拍还是长时间的等待,都是艺术创作极其宝贵的创作状态。好的作品绝不是客观被动的再现事物,而是摄影者的审美感和客观形象的有机结合。通过艺术概括创造出为视觉感受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它通过自己直观视觉形象,可显示出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社会对摄影多样化的需求,决定了摄影艺术不可能固步自封,陈陈相因。因此,摄影艺术中各种风格流派的出现是符合摄影艺术的发展规律,也是摄影艺术在创作方法和艺术思想上的一种新陈代谢的现象。
在此笔者认为:1、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是为摄影创作提供了最生动、最丰富的素材;激发了艺术创作灵感;给了艺术家创新和发展的最重要条件。而摄影家的自身素质也是具有决定性影响因素。如果摄影家缺乏正确地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剖析事物与人的观点立场;缺乏对现实认识与理解和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缺乏对摄影艺术自身规律的把握,是难以创作出富有思想内涵的高水平的艺术作品。2、要深入生活脚踏实地。如何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这个是永久性的课题。目前我国的摄影组织很多,专业和业余摄影人员也非常之多。随着“摄影热潮”的增长,摄影水平也逐步在提高。如果不深入生活,坐在家里闭门造车,只能使摄影艺术走入僵局,偏离方向。3、创作要有个性,个性是艺术的生命力。要把自己溶入生活、映现生活。生活不是概念,它是活生生的现实,是千姿百态的社会,是五味俱全的人生。在那里用自我主观情绪去肢解,幻化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才能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艺术作品。因此说:艺术创作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和感彩的精神劳动,特别是人的思想、感情、愿望、精神的世界。它的任务是通过形象反映的方式传达作者的感情思想及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