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以“我要看见”为题,法国摄影师吉勒·卡隆摄影回顾展首次落地中国。“我要看见”,这是他年少时写给母亲的信中的原话,凝练了摄影师对出发、探索、见证一如既往的憧憬。
因为要看见,1970年吉勒·卡隆在柬埔寨报道前线离奇失踪。本次展览以摄影主题分类,精选摄影师5年创作生涯12个系列、近200幅作品,体现摄影书写历史的不朽力量。
1965至1970年,吉勒·卡隆以镜头定格社会日常,聚焦演艺名流,捕捉政治动态,更充满勇气地奔赴世界的各个角落,报道冲突甚至战乱:以色列六日战争天博、越南战争、法国五月运动、北爱尔兰骚乱、非洲比夫拉战乱……饱含情感,闪烁人性微光。穿越社会文化的距离,他的摄影作品成为历史重大事件的视觉标志,回荡时空,搭建与世界共情的桥梁。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吉勒·卡隆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尽管他的代表作品在法国几乎家喻户晓。本次展览一方面邀请观众随着卡隆生动有力的照片看见彼时那个风起云涌的世界,视觉化揭示当下社会热点的诸多历史线索;另一方面展览也希望向观众讲述一位年轻摄影师的故事,他短暂而精彩的人生,始终带着强烈的“看”世界的愿望——摄影,付诸一切行动去“见”——照片,无论是记录家人孩子的美好时刻还是残酷现实中的艰难时刻,从不同的角度“见”到生命的价值与力量。另外展览希望能够呈现在吉勒·卡隆所处的胶片时代,摄影如何看世界,摄影的语言如何表达,摄影师如何生存等摄影世界的模样。这不是一种怀旧,而是在数字时代对摄影的来路进行一次真情的回望。
吉勒·卡隆(Gilles Caron),1939年7月8日出生于法国塞纳河畔讷伊(Neuilly-sur-Seine),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称为“法国的罗伯特·卡帕(French Robert Capa)”。他是现代摄影史上极其特殊的一位摄影师。尽管职业生涯短暂,但却为法国新闻摄影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1958年,吉勒·卡隆进入巴黎高等国际研究院(Ecole des Hautes Etudes Internationales)进修新闻专业,为期一年。1966年,他加入了此后声名大噪的伽玛图片社(Gamma)。从此,世界各地的重要现场皆有他报道的身影:中东、越南、乍得、北爱尔兰、比夫拉……哪里有冲突,哪里就有吉勒·卡隆的摄影。对人类尊严的持续关注让他在短短几年内就达到了一般人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直到1970年4月5日,他在柬埔寨红色高棉控制区失踪。
吉勒·卡隆(右一)与雷蒙·德巴东(右二)在伽玛图片社办公室接受采访©吉勒·卡隆基金会 Gilles Caron Foundation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吉勒·卡隆无数次深入极端事件的前线。但他从未停止热爱法国“新浪潮”电影和60年代以来的音乐。他时常记录戈达尔、特吕弗的电影片场,甚至担任时尚摄影师。这看似与他标志性的战地摄影格格不入,却在他的美学词汇中留下了重要的印记。在冲突事件抑或是艺术现场,他所关注和表现的始终是“人”。
吉勒·卡隆通过民用跳伞资格考试,服兵役28个月,其中在阿尔及利亚待了22个月。
3月17日,吉勒·卡隆加入巴黎社会新闻社(APIS)天博。在此期间,他开始进行电影片场、演出首映、的报道,并结识了来自达尔马图片社(Dalmas)的摄影师雷蒙·德巴东。
5月,吉勒·卡隆离开巴黎社会新闻社后,在Vizo摄影短暂工作了一段时间。随后为一家名为照相服务(Photographic Service)的时尚摄影机构工作,学习如何拍出“氛围感”。
吉勒·卡隆刚开始学习摄影,为妻子玛丽安·蒙特雷拍摄的照片©吉勒·卡隆基金会 Gilles Caron Foundation
1月,吉勒·卡隆拍摄报道美国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Kennedy)访问巴黎与法国领导人商讨越南事宜,登上《新观察家》(Nouvel Observateur)第176期封面。拍摄报道巴黎大皇宫(Grand Palais)举办的展览《图坦卡蒙与他的时代》(Tutankhamon et son temps),登上德国杂志《亮点》(Stern)一月刊内页。
5月,拍摄报道法国歌手西尔维·瓦尔坦(Sylvie Vartan)参观以色列一家降落伞工厂。
一名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被杀害,背景是橄榄山。1967年以色列六日战争期间,吉勒·卡隆拍摄的大量照片被媒体用于事件报道©吉勒·卡隆基金会 Gilles Caron Foundation
6月5日~10日,以色列六日战争(Guerre des Six Jours)爆发。吉勒·卡隆与以色列军队一起进入耶路撒冷,然后与阿里埃勒·沙龙将军(Ariel Sharon)率领的指挥部队到达苏伊士运河。他在《巴黎竞赛画报》(Paris Match)上发表的照片使伽玛图片社成为世界上最早对此进行报道的机构。
1967年9月,吉勒·卡隆拍摄报道了詹姆士·布朗在奥林匹亚音乐厅演唱会这张照片也成为2007年1月25日《滚石》杂志第1018期致敬这位刚离世的灵魂乐教父时使用的封面
9月,记录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执导的电影《周末》(Week-end)拍摄现场,美国说唱、嘻哈、迪斯科音乐奠基人詹姆士·布朗(James Brown)在奥林匹亚音乐厅(Olympia)的演唱会。拍摄报道法国布列塔尼(Bretagne)的农民。
10月,拍摄报道法国西部雷东市(Redon)。他在香港停留了一个月左右,等候获准进入越南的签证。
吉勒·卡隆拍摄的越南战场上的美国士兵©吉勒·卡隆基金会 Gilles Caron Foundation
11月~12月,吉勒·卡隆前往越南,拍摄报道了以越南达喀图(Dak To)为代表的战役天博,这是越南战争中最艰苦的一战(875号山)。12月8日,次女克莱芒·卡隆出生。
2月,吉勒·卡隆拍摄报道法国卡昂市萨维姆工厂(Saviem à Caen)的罢工。记录法国新浪潮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执导的电影《偷吻》(Baisers volés)拍摄现场。
4月,报道非洲比夫拉(Biafra)战乱。偶遇当时供职于伦敦《星期日》杂志著名的战地摄影师唐·麦卡林(Don McCullin)——竞争对手亦是惺惺相惜的好友。
5月,巴黎学生蔓延至整个法国并引发大罢工。吉勒·卡隆每天跟踪拍摄,记录街头发生的一切。同期,报道戴高乐总统于 5月 14日至 18日出访罗马尼亚。
吉勒·卡隆全程记录了1968年巴黎五月运动,他的照片成为该事件的标志性图像。在2018年五十周年纪念之际,密特朗国家图书馆、巴黎市政厅等相继举办吉勒·卡隆这一系列摄影作品展,亦推出相关出版物
7月,记录电影《口号》(Slogan)拍摄现场,著名英国女歌手简·柏金(Jane Birkin)和法国流行音乐人赛日·甘斯布(Serge Gainsbourg)由此相遇。同月,吉勒·卡隆第二次前往比夫拉报道,与摄影师雷蒙·德巴东同行,当时的饥荒已造成数千人丧生。
1月,吉勒·卡隆记录法国时装设计师伊夫·圣·罗兰先生(Yves Saint Laurent)秀前与模特们在后台。
3月,拍摄报道反对佛朗哥(Franco)政权的加利西亚牧师约瑟夫·杜马(Joseph Dalmau)被关进加泰罗尼亚监狱。
4月,拍摄报道法国总理乔治·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出席在巴黎召开的国防会议。
6月,前往法属圭亚那(Guyane)天博,吉勒·卡隆首次尝试也是唯一一次拍摄电影,原片已遗失。他的镜头记录了法国人亨利·科尼亚(Henri Cognat):1961年起,移居马罗尼河(Maroni)附近,选择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
8月,拍摄报道北爱尔兰的伦敦德里(Londonderry)和贝尔法斯特(Belfast)的天主教活动。几天后,恰逢布拉格之春的一周年纪念,卡隆报道了反对苏维埃的活动被捷克斯洛伐克军队。两篇报道同时载于《巴黎竞赛画报》八月刊。
10月,吉勒·卡隆再次前往以色列,拍摄报道迈克尔·罗汉(Michael Rohan)纵火焚烧阿克萨(Al-Aqsa)寺的审判、以色列警察、坦克演习、巡逻队、女警等。他走访监狱、卡法·鲁平(Kfar Ruppin)集体农场和军工厂,与以色列政治家大卫·本·古里安(David Ben Gurion)、政治家希蒙·佩雷斯(Shimon Peres)、农业顾问等人见面。他还途经苏伊士运河、加沙……
1969年,重返以色列的吉勒·卡隆在街头,手持常用的尼康相机©吉勒·卡隆基金会 Gilles Caron Foundation
1月,五名马里(Malian)工人在奥贝维利耶(Aubervilliers)贫民窟火灾中丧生。吉勒·卡隆拍摄报道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和让·热内(Jean Genet)在法国雇主全国委员会(CNPF)巴黎总部。
2月,吉勒·卡隆与美国联系图片社罗伯特·普雷基(Robert Pledge)、雷蒙·德巴东天博、米歇尔·奥诺林(Michel Honorin)同行,前往非洲乍得报道内乱。误入埋伏,四名记者被政府军关押一个月获释。
4月,柬埔寨朗诺将军(General Lon Nol)废黜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Prince Sihanouk)次日,正与家人共度复活假期的吉勒·卡隆接到报道任务。他直接从度假地紧急前往柬埔寨。4月5日,在红色高棉管控区连接柬埔寨和越南的 1号公路上,他与另外两名同行人盖伊·汉诺托(Guy Hannoteaux)和米歇尔·维索特(Michel Visot)失踪,从此杳无音信。那时,吉勒·卡隆年方30岁。
吉勒·卡隆被《时代图像》杂志(Bild der Zeit)杂志授予“金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