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1日电(谢梦圆)时逢中法建交60周年,上海浦东碧云美术馆推出最新群展“看见法兰西”,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策展。展览将呈现陈箴、冯立、高岩、黄永砅、陆元敏、刘勃麟、沈远、孙瑞祥、徐敏、惟祺、王度天博、严培明、杨诘苍、姚瑶、张海儿,十五位艺术家、摄影家的作品,展现了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摄影家各具风格的观看法国的摄影作品,既呈现中国摄影家如何摄影地观看法国,也希望透过他们的镜头让中国观众看见法国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有种说法认为,中国法国之间人的交往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摄影术发明后,中国开始被众多的法国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拍摄了,表征了。尤其是现代以来,一些法国摄影家对中国的观看及拍摄相对集中深入。这既为法国人以及世界各国人士提供了了解中国的丰富材料,也为中国人了解自身提供了参照和积累了历史资料。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两国建交为两国人民的来往交流带来了巨大的动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不仅仅是中国人走向法国天博,也是中国人走向法国并且观看(包括以摄影的方式观看)法国得以可能的时代的到来。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具主体性地通过他们掌握的视觉手段“睁眼看世界”的时代的到来。
改革开放以后,大批中国人来到法国。这其中,以诉诸视觉为主要表现方式的艺术家和摄影家的到来天博,使得我们通过他们的观看了解活生生的法国成为可能。同时,他们的有关法国的视觉艺术作品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之前中国只是被观看的不平衡状态。
此次参加展览的艺术家和摄影家当中,既有如陈箴、黄永砅、沈远、严培明、王度、杨诘苍这样的早早来到法国并且定居下来的当代艺术家,也有如张海儿这样的来回于中法之间生活和工作的摄影家。
此外,一些摄影家如高岩、孙瑞祥、姚瑶等,则都有在法国留学和工作的经历天博。而刘勃麟、陆元敏、冯立、惟祺等人则是因为中法文化交流等原因多次往返中法,创作拍摄了大量作品。而我们如何理解中法建交60周年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也许可以从参加这个展览的中国人如何看法国以及看见了什么样的法国得到某种启示。
这个启示之一是,作为一种交流方式的摄影观看,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有效手段。这种基于通过观看而展开的交流,对于相互的了解和理解来说从来没有这么重要且必要过,而且可能性与日俱增。这种基于摄影观看的交流更必须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加以呈现天博,包括像摄影展览这样的方式。只有这样,摄影及其观看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得以彰显,两国人文交流的必要性才能得到具体和实际的确认。
碧云美术馆很高兴能够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提供这样的一个别具特色的展览,这也是中法人文交流领域中的一个新突破和新成果。
此外,同期碧云美术馆向公众推出国际当代艺术界最重要和最具影响的观念艺术家之——罗斯玛丽·特罗凯尔(Rosemarie Trockel)在中国陆的次个展览“解密:罗斯玛丽·特罗凯尔的早期艺术创作”(以下简称‘解密’展)。
“解密”展的展品全部来德国的国家收藏,由德国文化关系研究学院(ifa)组织并于2003年完成首展,之后的20年里不断在世界各地展出。
据悉,两个展览将持续展出至6月23日。展期内,馆内还将邀请策展人、艺术家等,带来与摄影、女性、艺术等相关的多场活动与讲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