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贝恩德·贝歇在英格兰北部的一处矿区拍照》,1968年,黑白照片,尺寸11.8厘米×16.4厘米,摄影:希拉·贝歇
近20年来,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在中国的摄影学界持续引起关注,我自2000年开始在大学任教的经历中,也指导若干名学生撰写过有关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的本科、硕士研究生论文,“贝歇夫妇”“类型学”“无表情美学”以及“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等成为论文的关键词,这种研究的热度至今还经久不衰,其中必有缘由。
当我得知,我的博士研究生王适然和青年译者李鑫共同合作翻译这本书的时候,我坚定地支持这两位年轻人的选择。王适然是曾经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居住多年、并在德国取得摄影专业硕士学位的青年摄影艺术家,他现在正在撰写以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为主题的博士论文,李鑫致力于译介当代摄影理论,相信他们的合作翻译会相得益彰,也能很好地优势互补。
最近几年,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我也多次访问过德国。2015年,参访过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与雕塑工作室的伯恩哈德·库肯(Bernhard Kucken)老师天博、暗房指导教师巴贝特·班格曼(Babette Bangemann)女士作过短暂的交流;拜访过多特蒙德应用科技和艺术大学(Dortmund University of Applied and Arts),与原摄影系主任汉纳·施密茨(HeinerSchmitz)教授、摄影系主任约尔格·温德教授(Jörg Winde)有过亲切交流;参访过科隆储蓄银行SK基金会,奥古斯特·桑德档案馆(SK Stiftung Kultur der Sparkasse Köln Bonn‒August Sander Archiv),聆听过负责人加布里埃尔·康拉思-斯科尔(Gabriele Conrath-Scholl)女士的详细介绍。2016年,我参观过埃森弗柯望博物馆(Museum Folkwang),杜塞尔多夫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艺术品收藏馆(Kunstsammlung Nordrhein-Westfalen)K20、K21美术馆。2017年,参观过卡塞尔文献展,对德国的艺术传统,尤其是摄影艺术教育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2017年,我在奥地利艺术论坛美术馆(Austria Kunstforum Wien)举办个人摄影展览“高原的力量”(The Power of the Plateau)的时候,机缘巧合,展览的策展人是原卡塞尔文献展的组织者、波恩莱茵州立博物馆(Rheinisches Landesmuseum Bonn)的展览部负责人克劳斯·洪内夫教授(Prof. Klaus Honnef),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和贝歇夫妇有过十分深入的交往和合作,而我的展览作品的制作和装裱也是在杜塞尔多夫的格里格尔冲印公司(Labor Grieger)制作的,他们的专业精神和工作效率令人印象深刻。
特别想强调的是,当我2016年在杜塞尔多夫的K20美术馆参观安德烈亚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的大型个展“安德烈亚斯·古斯基:非抽象”(Andreas Gursky-nicht abstrakt)的时候,美术馆将古斯基的作品和美术馆馆藏的经典绘画、雕塑作品一起交错展示的情景令我十分震撼,也真切地感受到摄影艺术的一个变革和创新时代的到来。以上这些不期而遇的参访与交流,也反复引发我对德国的艺术,特别是摄影艺术与教育的深层次思考。
近年来,中国与德国的文化艺术交流也深得人心。2012年,希拉·贝歇受邀来北京参加一系列活动,我在北京也有幸现场聆听过她的讲座。2013年,我也曾经邀请了卡塞尔艺术学院的伯恩哈德·普林茨(Bernhard Prinz)教授,2015年邀请了多特蒙德应用科技和艺术大学的卡洛琳·布鲁克斯(Caroline Dlugos)教授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过联合课程,德国教授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令我和中国学生受益匪浅。
2017年,“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Deutschland 8:Deutsche Kunst in China)展览在北京启幕,其中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摄影的语言:杜塞尔多夫学院”(Language of photogaphy And Duesseldorf School)展览,展出了贝歇夫妇等7位杜塞尔多夫学院摄影艺术家的53件作品,这也是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的作品首次在中国的系统性展示。
本书的作者斯特凡﹒格罗内尔(Stefan Gronert)将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现象称之为“摄影的解放”,但我更愿意称之为摄影的“传承与革新”。贝歇夫妇坚持用传统的大画幅黑白胶片拍摄,探讨摄影类型学的展示方式,极简的观念和形式贯穿始终,是一种对传统的传承和对当代摄影的革新。而他们的一批学生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拘一格,在摄影的观念和表现形式上的探索更加彻底,令人耳目一新。
归根到底天博,德国拥有十分优渥的艺术教育环境和丰厚的高校免费教育资源,教授和学生类似一种师徒关系,但开放式的修学年限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只有发自内心专注于学习和创作、最终拿出成果的学生才给予毕业,这样一种十分民主的教育理念令我印象深刻。我想这也是德国和杜塞尔多夫富有历史和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同时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一种必然结果。
基于以上的理由,对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天博,开拓中国摄影学界的一种崭新而多元的摄影艺术视野,在当下是一件非常富有意义的事情,期待以本书中文版的出版作为契机,为促进中国和德国的摄影文化的深入交流贡献一份力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
著名摄影艺术家,2006年, 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建国以来为中国的摄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2012年,获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作品被上海美术馆、首都博物馆、西班牙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东京日本大学艺术学院等公共机构收藏。
继包豪斯运动以来,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是唯一一个誉满全球的艺术现象。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天博、80年代初期,并影响至今,业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标签,如今,它代表着卓越的艺术标准与万花筒式的媒介创作方式。
作者从三个重要的角度审视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其一,贝歇夫妇的作品与教学为该学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二,逐一解读贝歇夫妇培养的两代摄影师群体,包括托马斯·斯特鲁特、托马斯·鲁夫、安德烈亚斯·古斯基、坎迪达·霍弗等人;其三是传奇的格里格尔冲印公司,艺术家在此进一步拓展了大画幅摄影的潜能,该公司现今为全球150多位艺术家输出大尺幅照片。
本书是首本以百科全书式的角度介绍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的最好专著,我们可以阅尽贝歇夫妇与该学派10位门徒的270幅经典佳作。
“有书至美”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设立在北京的艺术出版分社。有书至美以高端文化艺术图书出版为主要业务方向,涉及题材包含但不限于中外艺术家传记、艺术流派欣赏、艺术风格与技法、艺术史专题研究等,秉承着“以艺术为名,向生活致敬”的出版理念,致力于以艺术的表现形式探寻生活的无限可能,与世界一流艺术出版品牌Phaidon、Thames & Hudson、DK、Flammrion、Rizzoli 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文化艺术、建筑园艺天博、生活方式、美饌佳酿等方面持续为读者奉献至美之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